《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第01版:要闻

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摘要:签约仪式方向/摄  本报讯2月2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南京市人民政府暨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宁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将与南京市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即国科大南京学院。而我校作为国

“传承·转型·提升” 年度教职工大会召开

摘要:  本报讯1月18日上午,东苑体育馆人气满满。全校教职员工以及离退休教师代表汇聚一堂,参加教职工大会暨第七届“双代会”第三次会议。王会军院士,全体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周伟灿、江志红、闵锦忠、荆晅、胡明保、张永宏、刘宣

我校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摘要:  本报讯1月18日下午,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气象楼报告厅召开。全体在校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荆晅、刘宣飞出席会议,各二级党委(党总支)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新学期校领导深入思政课堂听课评课

摘要:  本报讯2月26日,新学期第一天,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走进思政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管兆勇书记随机选取了冯灵芝老师和伍光良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听课。两位老师提纲

开学首日校领导检查指导新学期各项工作

摘要:  本报讯2月26日,新学期第一天,校领导李北群、邓志良、闵锦忠、张永宏一行先后来到可视化教学中心、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南阶考研教室改造现场、文园22栋学生公寓建设现场等地检查并指导工作。  在可视化教学中心,校领导们在听取新学期准备工作及

第02版:综合新闻

校党委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

摘要:  本报讯1月24日上午,我校党委领导班子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会议紧扣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的主题,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

校领导出席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

摘要:  本报讯1月16日至17日,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李北群校长应邀出席会议。  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谋划气象发展新战略,总结2017年和过去

银燕教授当选江苏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摘要:  本报讯1月30日下午,从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传来喜讯,我校大气物理学院院长银燕教授当选江苏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根据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办法》规定,本次大会应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50名。经各单位

我校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约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项目

摘要:三方交换签约文本  本报讯2月7日上午,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礼堂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等相关领导出席仪式,蓝绍敏市长讲话。我

校领导春节前拜访慰问老领导

摘要:  本报讯在春节来临之际,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带队,所有校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对学校老领导进行了拜访慰问,代表学校送去问候和祝福,感谢他们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每到一处,校领导都与老领导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

校领导看望慰问春节在岗职工和留校学生

摘要:  本报讯2月14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校长李北群、副校长荆晅先后来到东大门、学生公寓、高压配电房、老行政楼综合门诊部、图书馆校园视频监控中心、教工食堂等地,亲切看望和慰问了春节期间仍旧坚守一线岗位的教职员工以及假期留校学生,并参加了

魏江峰博士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摘要:  本报讯2月8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公布了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魏江峰博士成功入选。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是国内最顶尖的青年人才计划之一。魏江

第03版:综合新闻

创业达人林丰:南京各地都有他改造的民宿

摘要:  随着春招季的到来,相信不少毕业生正在为毕业后的去处而奔波。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创业?正当多数毕业生感到迷茫的时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研三学生林丰已经在创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幽默风趣、态度谦逊的他凭着独特的创造力和丰富

陆春松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摘要:  本报讯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和基金资助项目名单。我校大气物理学院陆春松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是1986年由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著名实业家

张明道副教授在《AdvancedMaterials》发表热点文章

摘要:  本报讯近日,《Advanced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环科院张明道副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NovelMOF-DerivedCo@N-CBifunctionalCatalystsforHighlyEfficientZn—A

张峰教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

摘要:  本报讯近日,从德国洪堡基金会获悉,我校大气科学学院张峰教授申请的“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based*polar-ized*four-stream8ra-diative*transfer*model*f

要闻荟萃

摘要:  ●1月11日至12日,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局长徐观林一行来校交流优秀生源基地建设,校领导李北群、王尧出席座谈会。  ●1月15日,斯威本科技大学数字创新研究院院长项阳教授来校访问,副校长张永宏出席会议。  ●1月16日,我校校长李北群、气

第04版:校园新闻

600年前,郑和怎样神机妙算下西洋?

摘要:600年前,郑和怎样神机妙算下西洋?南信大教授揭开郑和下西洋航线密码   今天,我们依赖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装备、细致的海域地图和天气预报,从中国的上海港出发,不到20天便可以抵达肯尼亚的蒙巴萨港。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统帅当时世界上最恢宏的船队,历经28年7次远航,出访36个亚非国家,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航海活动。   在这段光辉历史下,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郑和船队是如何劈风破浪扬帆远洋的?是怎样巧妙规避海洋风险、精确掌握航线的?如此庞大的船队又是以什么为动力完成数万公里航行的?   近日,我校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教授在专著《郑和下西洋中的海洋学》中揭开了一个个谜团。不同于以往更多从人文历史角度研究郑和下西洋,该书从严谨的学术层面重演了郑和航行的风貌海况,分析并验证了郑和对航线与航行计划的精准把握。这是世界首部从海洋学角度研究郑和下西洋的专著。   航海技术领先世界:明朝船队也有“黑科技”   众所周知,在郑和远探西洋百年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才开始对于大海的探索之旅。“郑和的船比哥伦布的船大了100倍,如果说哥伦布的船是一艘帆船,那么郑和的船就是航空母舰了。”董昌明打了个形象的比方。那么中国古代有哪些神秘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又是怎样支撑郑和一次次远下西洋的?   《郑和下西洋中的海洋学》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从船舶结构上看,郑和船队采用的是 “水密隔舱”的结构,可以提高船舶的抗沉性和远航的安全性。从船型上看,郑和宝船采用的是福船船型,尖底、深吃水、船体高大、操纵性好,排水量有2500多吨。而从动力上看,郑和也对硬帆与旋转橹这两种驱动模式进行了独特的设计和精巧的改进,使船不仅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多面来风,也可以在无风时保持相当航速,还不惧在狭窄港湾拥挤的水域航行。   “航空母舰”有了,“舰长”的职业素养又是如何培养的呢?董昌明介绍,在下西洋之前几年,郑和就开始探清航路、召募航海人才、研讨地文和天文导航技术,用以观测天文气候、辨别方位、确定航线。他还趁出使东南亚和日本的机会,巡视东亚海面,熟悉航路,累次校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屿水势等。   《郑和航海图》提供了佐证,图籍中保存了大量关于航海路线、历程、沿途海流、水深、礁石分布、停泊地点以及指南针、天文导航的丰富资料。如“过洋牵星术”“海道针经”等导航技术,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海图、针路簿等航海地图都是当时非常先进的航海技术。   季风充当“发动机”:郑和还是“气象学专家”   郑和船队航行距离这么远,古代又没有发动机,郑和的船队是怎么下西洋的?   “郑和船队的航行动力主要来自季风活动”,董昌明解释道,“郑和七下西洋所经过的地区都是全球显著的季风区,风向的季节变化既驱动了帆船,还带动了海流的变化,为航行提供了动力。”   为了验证郑和下西洋对海况风貌的准确把握,团队选取了历史资料较为充实、航线较为绵长的第六次航行进行史实重建,将途经的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区域、非洲沿海区域等分为23个框区,逐一分析论证了框区内的海气状况,原创性地再现了郑和下西洋的海上经历。   重建这段海上经历并不容易,以郑和从台湾海峡前往越南南部的那段旅程为例,就是董昌明团队通过“好风十日”四个字还原出来的。通过距离和航行时间,团队算出了航行速度;再通过该海域当时的气候条件,推算出季风影响下的海流速度。“结果证明,船型速度和海流速度一致,因此郑和船队的航行速度与季风确实相关。”董昌明说。   由此可见,郑和早就对季风的规律了然于心,是个“气象学专家”。最直观的证据是,郑和船队整个航行往返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半,而他航行所利用的四种季风之间的转换也刚好是一年半。“1421年船队于3月初从江苏太仓出发,就是在等东北季风助力南下福建,风速能达4~5m/s。”董昌明说。   而在遥远的海域,郑和还能精确测算季风吗?“稍微近一点的地方还能通过前人的资料记载获取季风信息,但是在阿拉伯海域这种比较远的地方就只能通过季风的辐射区域大胆假设、小心前行了。”董昌明说。通过资料分析,当时郑和团队很有可能认为阿拉伯海域的气候条件跟东海类似,并根据东海的气候条件做出航海计划。   事实证明,郑和的假设成功了。在阿拉伯海区域,郑和船队于夏季自南向北在该区域行驶,此时西南季风盛行,且在七八月份达到最强风力,西印度洋沿岸的北向流速为一年最大值,非常适合船舶向北航行;冬季船队自北向南航行,该区域的海流也不会对回航造成明显阻碍。另外,除了季风推动郑和船队前行外,海流和波浪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气候变迁影响航行:用千年数据“重返明朝”   为了更好地还原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海况,董昌明团队尝试通过数据分析,复原距今久远的明朝海洋状况。经过多次讨论与尝试,团队利用气候态数据资料进行模式推演,分析了区域海洋地貌、海洋温度、盐度、潮汐以及大环境海洋环流、气候系统的影响作用,最终实现了郑和航行的风貌海况重演。   研究人员创造性地以小冰期为背景对郑和下西洋进行了分析。“前人有研究认为1400年前后我国就开始进入寒冷时期,所以我们认为小冰期对郑和下西洋产生了影响。”董昌明说。   小冰期是指近1000年以来在暖期之间的寒冷期,由于其大部分时间与我国历史上的明清两代时间结合,所以我国又称其为“明清小冰期”。董昌明团队利用过去1200年间的气温数据,对每一年的温度进行滑动平均,采取局部回归的稳健形式,做出了全球异常气温变化情况图。可以看出,在郑和航行的1400年前后有一个明显的温度降低的变化。   小冰期期间,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连年遭灾,对于明朝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综合国力。远洋航行如此需要国家投入庞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活动也必然受到其影响。除此之外,“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气候条件确实较差,航行条件十分艰苦。”董昌明解释。同时郑和选择沿岸航行而非穿越大洋,除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外,推测也可能和海温较低有关。   海量考证历史资料:理科生大呼“想念公式”   写作这样一本需要厚重历史学底蕴的书籍,对于一个完全理学背景的年轻团队而言可谓“头昏眼花”。对于海量的史学资料不熟悉、对需考证内容不明确等问题给团队带来不小的困扰。   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记载散落丢失较多,不易修编。在阅读《明史》《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等古文书籍的时候,编写团队纷纷大呼 “想念公式”,“我现在练就了一项‘火眼金睛’绝活,就是能最快速地在地球科学文献中检索到文言文关键词。”团队成员余洋说。   团队分组分地区,在江苏省、福建省等现存有郑和下西洋遗迹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考证郑和留下的碑文,登上复原宝船的甲板;顶着炎炎烈日,拜谒牛首山的郑和衣冠冢;冒着瓢泼大雨,走进郑和祈福的天妃宫,一群理科生们以一种看似“笨拙”和“费劲”的方法,试图将历史一板一眼地还原。   对于为何想到出版这样一本专著,董昌明表示,在美国讲授 《海洋科学导论》时,教材中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只字未提,“因此回到祖国后,特别是在实践‘海洋强国梦’的今天,我下定决心要写好这本书。”除了还原历史,董昌明还希望通过对历史气候的研究来更好地预测未来。“研究几百年前气候环境的变化,也能为未来的气候预测提供更多的数据。”董昌明说,以 “小冰期”为例,它就是一个突发气候事件,分析它的成因、影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未来的气候发展提供借鉴。

Onedayin都安:

摘要:6:50am新的一天开始了7:30am课前事务处理走上讲台,脸上多了一分严谨15:30pm没课时也要做好帮手18:00pm走下课堂,变身大厨20:00pm吃过晚饭进入备课时间  今天,距离我们来到美丽的都安,已经四个多月了。就像上届学长们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679次访问,全刊已有3600896次访问